长跑爱好者总在黎明前启程,把心跳交给地平线,让呼吸与地平线那端的云霞共振。
我是一个长跑运动爱好者,误打误撞地加入长跑运动阵营已经快十年,被这个群体的激情激励着,在自身爆棚的荷尔蒙的激发下,不由自主地进入自嗨的心流状态,欲罢不能。
我虽不能像村上春树那样“每天10公里,认真地跑”,但除了有事耽搁和偶尔的偷懒外,跑步,也算镶嵌在生活日历中的主角。偶尔的马拉松参赛,就像日历中节日的高调标注。
视障跑者陈芊与陪跑志愿者吴军
图源:人民网
马拉松是一种极限运动,作为业余跑者,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速度,不是名次,追求的是在跑道上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更是一种隐喻,是对抗虚无的方式”。每一场马拉松,只是在自己人生长河上的一盏盏航标灯,是为自己鼓劲加油的精神补给站。
海淀上庄镇半程马拉松冲线时刻
图源:北京日报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曾说:“行走是人类最佳良药”,在慢性病横行的今天,凸显其意义。
现代运动医学揭示,奔跑时骨骼承受的垂直应力,会唤醒沉睡的成骨细胞,使骨密度如青铜器在岁月沉淀中愈发致密。有研究表明,健身跑步者关节炎发生率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我原本已经出现增龄性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在持续的慢跑中,也化作了被风吹走的那片云。
第六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运动装备展区
图源:新华社
曾经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焦虑如同幽灵般如影随形。自从开始跑步,当从毛孔汹涌喷出的汗水,裹挟着焦虑,重重地砸在地上,我便脱胎换骨,一身清爽。
作家跑者村上春树,曾著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图源:网络
我曾在42.195公里处,遇见过精神矍铄的80岁跑者,他褶皱里的盐霜闪着光:“跑起来,细胞就忘了年龄。”
跑步激发的热休克蛋白,如同微型药师,修复着被紫外线灼伤的DNA双螺旋,抚平地心引力塑造的皱褶,这就是为什么健身跑会使人显得年轻的秘诀。
百年接力赛事箱根驿传现场
10名跑者将接力完成217公里的赛道
图源:网络
当能量耗尽的临界点降临,身体会启动远古的生存程序:脂肪开始如松脂般融化,线粒体便将脂肪与糖原熔炼成持续燃烧的太阳。
跑起来吧,你便会实现一箭双雕:消除累赘的脂肪——塑形,让躯体变得曼妙动人;转而化为动能,使躯体这座灵魂的圣殿,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知名越野跑运动员邢如伶,现年62岁
图源:人民网
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漫步授课,将哲学融于行走的辩证法,马拉松跑者的哲学课则在心跳的间隙展开:学会与自己的极限和解,在配速与喘息间寻找黄金分割。
慢慢地,我从一开始的速度和距离执念中解脱,蜕变进入自由自在的无我境界,只要还在健康地跑着,其他的一切,皆不重要。
每当跑完全程,我便拖着疲惫的躯体,坐卧在地上,享受着那一刻的慵懒和放空,这也成了我安全完赛的标志性造型。
2025年箱根驿传预热
图源:网络
跑步从来不只是位移的游戏,我们是在练习生而为人的韧性。那些被晚风带走的喘息,终将在某个黎明的转角,与新的朝阳撞个满怀。
主持人跑者,王超,是最早一批的马拉松赛事主持人
图源:澎湃新闻
不过,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运动,也反射着这柄剑的双刃寒光。
马拉松运动并非适合所有的人,从众心理使许多人盲目跟风,忘却了初心,迷失了自己。
作为医生跑者,作为赛道救护者,我只想提醒:不忘初心,以健身为目的,从自身出发,跑出健康,跑出快乐,跑出自我。
跑者沿油菜花田奔跑
图源:人民网
为了把自己活成不一样的烟火,跑起来吧,坚实的脚步声、铿锵的心率,以及汗水滚落到地上巨响,都是自己朝圣的音符。
来源:“北京网友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