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27日对外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外界关切。
此次通知主要针对退税商店偏少,退税购物选择不多、国货偏少,退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等三方面,提出了8条政策举措。
扩商店,让境外旅客有更多好店逛
通知提出,优化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允许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以上的企业、设立不到1年的新开商店等申请成为退税商店。
通知发布当天,国家税务总局配套修订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也对外发布。“放宽入门条件”“调整备案层级”成为关键词。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介绍,在现行退税商店的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和B级的基础上,新增加M级,即新开商店在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也可以成为退税商店。将退税商店备案层级由原来向省级税务局备案,调整为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进一步便利退税商店备案办理。
增商品,让境外旅客有更多好物买
根据通知,将目前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500元才予以退税的规定,大幅下调至200元即可退税。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目前境外旅客退税购物以国际品牌为主,国货品牌较少,购物选择还不够丰富。“一方面降低退税购物门槛,另一方面也让更多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促进国货销售。”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说,将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等境外游客集聚区域的特色文化产品等店铺备案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动在相关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我们不仅要宣传中国的美丽风景、美好生活,还会大力宣推中国好物、中国服务。”
优服务,让境外旅客办退税更方便
通知提出,将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人民币。“主要是为了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的消费支付需求。”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在提供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多种退税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将现金退税金额由目前的1万元人民币上调至2万元人民币,其他退税方式没有限额。
2024年,上海、北京等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不久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谢文说,将退税物品金额下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等措施实施后,境外旅客可现场购物退税的商品范围更广、门槛更低、体验更好,政策效应进一步扩大。
为提升退税核验效率、减少旅客等待时间,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夏俊提示说,首先,离境退税物品应当由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随行托运出境。其次,海关在进行实物验核过程中,对旅客交验的退税物品与申请单所列相符的,在申请单上确认签章;对旅客交验物品的数量与申请单所列数量存在差异的,海关以实际数量为准确认签章,旅客以此为凭据,办理退税手续。第三,待验核的退税物品,应当处于尚未启用或未消费的状态。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说,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鼓励航司布局新兴市场,完善“一带一路”航线网络;推动枢纽机场优化综合服务柜台功能,为外国旅客提供文旅、支付、交通、通讯等“一站式”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口岸机场增设离境退税商店。